马桶原则

笔名民间故事2022-03-30 21:38:530

我不是厌甜的人,反而颇为喜爱。但是于我的原则是,牛奶爱配蜂蜜喝,豆浆则绝不加糖。似乎人们对于不同的事物,一个共同的准则,都不太适用。

我们总是在准则间游离,往往是在别人身上看得更真切,换于自己时便忘却了最初的挑剔与刁钻。

比如一开始就下决心养成宝宝独立的习惯,所以当婆婆抱着睡觉,一个劲的哄她,我就会很不爽,每每提醒她要放下,而我抱着时,也会被她点醒。那警钟,仿佛只在眼前的辐射范围惊醒,我们自己所处的区域就成了活脱脱的“盲点”。

甜味,我给予牛奶,豆浆则NO。

要求,我赠与他人,自己则NO。

然而对于他人的准则些许是困惑了我们。他做的不够好,总是不对我的口,其实可能都是出于你的偏见。

看到过一段话。“世界上分为三种人,第一种不管你怎样都爱你支持你,第二种根据你的言行来判断喜欢你还是讨厌你,第三种人无论你做什么都看你不顺眼。”

第一种人只能是亲人和真心的朋友,而我们遇到的大部分人都会是第二种,极少数是第三种。我们无法容忍他人,却对自己总是宽恕。我想着这大概是来自生物排他机能导致的,不能说是错。由于激素分泌的高低不同,所以导致了第二种,第三种人。与之相处,难免有些不愉快。

其实,作为第三种人,去针对他人行为起的厌恶也是痛苦的。光是看着就浑身难受,只想着让对方消失,或者是自己消失。

你,也有过这种难受吧?

难受是因为,你还未认同他是你的同类,是排他的。如果把有这些行为的人换做父母亲人朋友,你惊讶的发现,其实也没那么讨厌,还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既然不能改变,我们何不放大我们的盲点。

当然,要做到也不是那么容易,尤其对于一部分小心眼的人。他们,盲区很小。而我从不否认,我就是这种人。

所以,和公公婆婆住的日子,真心不好过。年代、地域的差异,总是觉得他们处处触犯了我准则。我强烈的抵触情绪持续整个月子期间,那种难受真是苦不堪言,每时每刻,我都想消失。

后来,慢慢好了。

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磨合。你甚至都不知道是怎么好的。因为,心理过程是最难觉察的。你只是在逐渐放大盲点,因为,你不再排他,而是定义成了身边人。

有着共同目标的人总会成为身边人。

因为在某方面,你们有着一致性,当共同目标出现,就有了成为同类的可能。

于亲人,我们有着相似的基因、血脉。我们的共同目的是,协助、陪伴,要一起好好生活。

于同事,我们有着相通的工作,互助互利。我们的共同目的是,合作愉快,早点下班,拿钱不手软。

于朋友,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话题,我们互相取悦,逗乐、解忧愁,让各自的生活趣味都添色不少。

人,注定不可能是孤独的个体。老祖宗告诉我们,我们得群居,得有身边人支持着。

所以,与人相处,排他性需要运用得当。

傻乐呵呵的什么人都信,没有准则,别人说啥做啥都觉得无过、且过,小心一旦触碰过敏源,严重身心机能受损。

义愤填膺的什么人都排斥,信自己如信春哥,冷不得热不得,一点脏都不能接受的极度精神洁癖患者,终只会被世界的大染缸苦得心力交瘁。

我们不想做盲从的人,但也得学会适当妥协放松。

不强求他人,适度容忍。放过别人,也愉悦自己。何乐不为。只要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好的,可取的。

当然,如果做不到也不用着急。时间也会帮助我们放松警戒,扩大盲点,成就你应该坦然接受的人际。

就像某天清晨,你突然发现居然能够接受和Ta共用一个马桶!!那么那时的你,于他,便不再是第三种人。

版权作品,未经《短文学》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治疗癫痫病的中医院
北京的治疗癫痫病重点医院
孝感的癫痫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