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与孩子心理健康的文章

随笔散文2024-03-20 09:37:5311

哭与孩子心理健康的文章

  哭与孩子的心理健康

  哭是孩子表达情感和体验的一种方式。对于小婴儿来说,哭是他们惟一的语言,同时也是他们表达消极情绪的信号,比如:饿了、困了、尿湿了等等。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表达自我需要和体验的能力也增强了,哭不再是他们表达需要的主要手段,而是更多地依靠语言、动作等方式,并学着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时的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表现,他们常常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

  但是,如果他们把哭当做解决问题的惟一手段,在心理上对哭产生依赖的话,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①经常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孩子,他们的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都会受到抑制。②孩子经常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到父母的情绪,使他们产生自责和无力感,“人家的孩子好好的,而我怎么就带出了这么爱哭的孩子?”进而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使他们缺乏足够的耐心,形成孩子与父母之间消极情绪的不良循环。③哭不利于孩子形成积极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如果和别的小朋友在玩游戏时不知道怎么和别人商量,遇到困难就会哭的话,长大后也很难学会和别人交往、和他人友好相处。这种交往方式会发展成为退缩的个性倾向或常常以极端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现实冲突,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

  总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灿烂的笑脸。健康的孩子常有积极、愉快的情绪,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积极、开朗的性格,让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

  哭泣让孩子更快乐?

  会哭的孩子善于表达感情。

  哭属于“喜怒哀乐”感情之一。有的孩子很少哭,表情严肃,显得老成懂事,家长会加以夸奖。其实这样的孩子内心容易压抑,对感情的宣泄顾虑过多,可能会形成交际障碍,严重时会因心理压力过大导致感情爆发(如暴力行为)。专家指出,孩子哭的时候,其实是在宣泄负面情绪,事后会心里轻松。会哭的孩子说明其敢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感情,家长不宜横加干涉。

  会哭的孩子更容易快乐。

  有的孩子“会哭”,而有的孩子“不会哭”。会哭的孩子哭得痛快,负面心情宣泄也快,事后很快就心情晴朗起来,性格也更加开朗愉快。而不会哭的孩子会压抑自己的感情,哭起来抽抽啼啼,甚至会伴随咳嗽、呕吐等现象。事后要过老半天才能醒过神来,情绪转换慢,对身体也不好。

  哭作为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对人的心理起着一种有效的保护作用。当你的精神蒙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当你的心情抑郁不乐时,不妨痛痛快快哭一哭。不要强忍泪水,那样会加重抑郁,憋出病来的。强烈的负性情绪舍造成你心理上的高度紧张,而当这种紧张被你压抑下去得不到释放时,势必成为一种积累待发的能量,引起机体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久而久之,会造成身心健康的损害,促成某些疾病的发生与恶化。而哭泣则能提供一种释放能量、缓解心理紧张、解除情绪压力的发泄途径,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此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美国生物化学家费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有害健康,属于是慢性影响。他的调查发现,长期不哭的人,患病率比哭的人高一倍。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哭是有益健康的。情感变化引起的哭是机体自然反应的过程,不必克制。尤其是心情抑郁时。

  因此,建议家长不要因孩子哭就嫌烦呵斥,粗暴打断孩子宣泄感情的进程。而应该轻拍孩子的肩膀或后背,抱着他温言劝慰,让他自己慢慢停止哭泣。事后再冷静分析孩子哭的原因,找出善后之策。

  为什么小孩那么爱告状

  心理学家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讲一个涉及道德评价的道德两难故事,然后让孩子们来加以评价。

  比如,在访谈中被用到的一个典型的跟告状有关的故事是这样的:

  乔的爸爸许诺说,如果乔挣够了50美元,便可以拿这笔钱去野营。但后来他又改变了主意,让乔把挣得的50美元都交给他。乔撒谎说只挣了10美元,他把10美元交给了爸爸,拿另外的40美元去野营。临走之前,乔把挣钱和向爸爸撒谎的事告诉了他的弟弟阿里克斯。阿里克斯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爸爸吗?

  如果是你,你选择告状吗?

   绝大多数4-12岁的孩子选择了告状,事实上这也是最喜欢告状的年龄阶段,告状多发于小学,到了中学就变得不再那么频繁。因为道德发展的历程是这样的:

  前习俗水平(4-10岁)

  惩罚定向阶段——强调服从个人强权(父母、老师),只要导致惩罚的,都是坏的,要告发。因为哥哥的事儿让爸爸知道了他就要挨抽,那他肯定是做错了,告!

  寻求快乐定向阶段——行为正确与否由一个人自身的需要决定,要共赢,要互惠,如果导致有人不爽,那就有问题。哥哥的事儿,爸爸知道肯定不爽,那还是告吧!

  习俗水平(10-13岁)

  好孩子定向——惩罚的未必是坏的,但是表扬的肯定是好的,“表现好”就是最好。哥哥这么做不是好孩子,但是老师/父母让我们有情况要汇报,我汇报了会被表扬,我是好孩子,那还是告吧!

  权威定向——强调遵循法律、执行命令、服从权威、履行职责以及符合社会规范。爸爸这么做好像有点出尔反尔,哥哥似乎没什么错误。

  后习俗水平(13-成年)

  社会契约定向——对法律和规则是否遵循应该出于理性的考虑,就算是规范也是可以被质疑的,产生了对群体利益和民主意义的萌芽。哥哥的确不应该撒谎,但是爸爸也有自己的错。

  个体原则的道德定向 —— 个体不一,选择了个性化的道德指标,这时候个人的道德发展就趋于成熟和个性化了。

山东癫痫病专科医院

治疗癫痫病科医院

治疗癫痫的药物

癫痫患者不能吃什么

看癫痫哪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