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母亲 || 姚春华
姚春华/文
贾平凹在他的《写给母亲》中写道: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妈就三周年了。看到这句话,感触良多,算一算,再有十天,我母亲就十四周年了。
梦,有时真的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在母亲离开我们的十周年内,母亲几乎每晚都会来我的梦中,但近几年,不知道为什么,我再也梦不着母亲了,有时特别想在梦里见见母亲。有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话对我来说根本不灵验。就算日里思的太多,还是无效,我一直想知道母亲为什么再也不来我梦里了,这个疑惑恐怕连周公也无法开解吧。
母亲一生育有五个儿女,我算老四,是家中五兄妹中书读的最多的,也是与母亲在一起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个,这或许与我从小柔弱有关,所以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母亲更多的关爱甚至溺爱。那时候,我真的特别害怕失去母亲,曾经我一度认为,母亲是我的天,没有了母亲,我也活不下去。那种害怕失去母亲的感觉,直到我自己做了母亲后才减轻了些。
小时候,农村忙“双抢”,那可是一年中最热、最忙、最累的时节。姐姐妹妹都要去田里割稻收稻,唯有我可以留在家里烧水做饭;我上初中时,母亲还会抱着我睡觉,还会亲我的脸蛋;上高中的时候,因为离家远,每次回家,母亲总是放下一切农活,竭尽所能给我做好吃的,把我当客人一样款待;后来,在市里学美术,母亲与父亲周末的时候就会过来,给我做好吃的排骨蒸面,那是我这辈子觉得最好吃的蒸面了。工作后,便与母亲离得近了,我陪母亲种菜、挖野菜、采蘑菇,母亲总是舍不得我做家务,每次吃完饭,我们都会坐着聊会天,然后二个人抢着洗碗;待我有了孩子,带孩子的任务便交给了母亲,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母亲也一天天的老去。我上班的那条路要从母亲的小屋前经过,母亲的小屋与马路隔了一个小池塘,每天早上,母亲会准时地站在阳台上等我,我骑着自行车习惯性地向母亲家的阳台看一眼,母亲便站在阳台那个固定的位置朝我笑着点点头,挥挥手。下班回家,母亲也会准点站在那儿,朝我满足地挥挥手,目送着我离开。我以为这样的日子会很长很长,我以为我会永远也走不出母亲的目光,可转眼,日子就在这点头、挥手之间一去不复返了。
记得母亲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只要有空闲,她就会为我们做鞋。现在还依稀记得母亲戴着一副破损的老花镜,在灯下为我们做鞋的样子。谁曾想,2003年初母亲病了,一病不起,有一天她把我叫到床前跟我说,她给我们家所有人都做了一双鞋子,就放在房间的大衣柜里,我顺着母亲手指的方向,掀开了那个塞得已盖不严实的柜子盖,看着满眼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鞋,顿时潸然泪下。母亲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以前听村里老人说,鞋子做多了,自己就会死的,看来这是真的呢”。我知道母亲不是个迷信的人,她只是不舍得离开。2003年底,无情的病魔把母亲摧残的面目全非,那一年,母亲才67岁,真的还没老,岁月怎么舍得如此伤害她呢?母亲走得太急太冤了,还没有享到儿女的福,还没有安享晚年,就过早地离我们而去。或许,这就是“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悲哀吧。
这些年,母亲总在时光的缝隙里闪现。入睡前、醒来瞬间或梦里。买菜、做饭、洗衣、拖地,数不尽的这些或那些的琐碎里,母亲的笑脸便突然地在脑海浮现,有一把利刃在心上划来划去,反反复复。有东西哽在喉头,不上不下。人生中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母亲虽已离开我很久很久了,回想母亲健在的时光,心中总会有万般思绪,任凭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也无法抹去。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死三次,第一次是断气时,即生理上的死亡;第二次是举行葬礼时,身份从社会上抹除;第三次是被世上最后一个纪念你的人遗忘,此时,才是真正的死亡。因为再没人知道你曾来过这个世界。至少现在,我想,母亲还活着,在我的心中,在她儿女的心中!
吉林看癫痫的医院是哪家北京正规癫痫医院哪个好北京癫痫病的治疗方法